環氧瀝青漆能抵抗多種化學物質侵蝕,包括酸、堿、鹽溶液以及微生物分解,特別適用于海洋工程、石油化工設備等重腐蝕環境;同時,其吸水率極低且不受細菌侵蝕影響,性能遠超傳統石油瀝青基材料。
良好的力學性能與適應性:固化后的漆膜具有高拉伸強度和延伸率,能適應基層結構的收縮或開裂變形,避免因熱脹冷縮導致的龜裂問題;此外,柔韌性使其在復雜曲面或動態荷載下仍保持完整附著。
耐候性與環境穩定性:該涂料可抵御紫外線老化、風雨侵蝕及溫度變化,長期暴露于戶外仍能維持結構穩定;施工時支持刷涂、噴涂等多種工藝,干燥速度快且對潮濕表面的容忍度高。
環氧瀝青漆的測定步驟:
1.在容器中狀態檢測
-操作方法:打開容器,用調刀或攪拌棒攪拌,允許容器底部有沉淀,若經攪拌易于混合均勻,可評為“攪拌后均勻無硬塊”。需要注意的是,主劑和固化劑應分別測試。
2.流掛性測試
-操作方法:將主劑與固化劑按產品規定的比例混合,攪拌均勻,具體是將足夠量的充分攪勻的樣品放在刮涂器前面開口處,完成刮拉后將試板立即垂直放置,待涂膜表干后觀察其流掛情況。若該條厚度涂膜不流到下一個厚度條膜內即為該厚度涂膜不流掛。
3.不揮發物含量測定
-操作方法:將主劑與固化劑按產品規定的比例混合后,按GB/T1725-2007的規定進行。烘烤溫度為120℃±2℃,烘烤時間為2h,試樣量約2g。稱量潔凈干燥的皿的質量,稱取待測樣品至皿中鋪勻,稱量完畢并加入稀釋劑后,將皿轉移至烘烤溫度為120℃±2℃的烘箱中烘烤2小時。加熱結束后將皿轉移至干燥器或無塵大氣中冷卻至室溫,稱量皿和剩余物質量,看結果是否滿足相應要求。
4.適用期評估
-操作方法:將混合并攪拌均勻后的試樣約250mL倒入內徑(70~80)mm、容量約300mL的金屬制罐中,在23℃±2℃下放置3h后,若黏度沒有明顯增長、沒有膠化跡象,易攪拌均勻,則可評定為“通過”。
5.施工性檢查
-判定標準:如果環氧瀝青防腐涂料在施涂過程中無明顯阻力,無明顯拉絲、氣泡、流掛等現象,可評為施涂無障礙。
6.干燥時間測定
-操作方法:在漆膜上放一片定性濾紙,然后輕輕放置干燥試驗器,同時開動秒表,到達規定時間后移去干燥試驗器,將樣板翻轉,如濾紙能自由落下,或在背面用握板之手的食指輕敲幾下,濾紙能自由落下而濾紙纖維不被粘在漆膜上,即認為漆膜實際干燥。
7.漆膜外觀觀察
-判定標準:在自然日光下目視觀察樣板涂漆面,若漆膜平整,允許略有刷痕,無起皺、色斑、縮孔、針孔現象,則可評定為正常。
8.彎曲試驗
-操作方法:以Ⅱ型試驗儀為例,在規定環境條件下,將儀器放穩后,按要求將試板置于試驗儀上,轉動螺旋手柄使彎曲部件與涂層接觸。